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你可以不合群” | 强迫合群者之痛
发布时间:2019.10.16 关键词: 原文来自:
  

尊重内心的“不合群”

同样能体验到独处的快乐


文 | 心之爱/新雨流泉

(本订阅号第404篇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心理咨询中,我经常会碰到强迫合群的来访者,所谓强迫合群是指不想合群又害怕不合群,结果不得不合群的心理状态。

当我问他/她为何那么害怕不合群时,他们通常会告诉我,从小父母就有意无意地暗示他,不合群是孤僻的表现,不合群是[社交]无能的表现,不合群将来很难立足于社会。

发现强迫合群者的合群行为往往由恐惧推动,混合了自尊维护和获得社会资源的动机。

他们经常担心被贴上孤僻无能的标签,以不合群为耻,害怕失去人脉而无法生存。


实际上,他们内化了父母和人情社会的固有信念:一是不善社交/好独处的人不够灵通,二是合群即人脉,人脉即资源。

合群是指一种愿意与他人乃至群体在一起的性格倾向。

然而,人情社会存在的风险是将合群的性格倾向扭曲成获取社会资源和人脉的强烈动机,并作为衡量能力的绝对标准。


这就会给那些好独处的人的自尊和生存信念带来极大考验,没有经过人生历练和深度思考的个体便可能发展成为强迫合群的人群,始终承受着要不要改变性格倾向以合群的精神煎熬。

一个人愿意合群是源于获得归属感,也就是待在人群中他会获得快乐和安全的体验,而非强烈地期待用合群的面具以获得人脉和资源。如果违背本性假装合群只会力不从心、鸡飞蛋打。

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通常有这种体验:人脉的价值通常与你在人群中的身份、权力和是否能创造价值有关,而不在于你是否属于哪个群体。


一个科学家只要在自己的领域作出贡献,合不合群并不影响他是否获得声誉和社会资源,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合群不是性格使然,而是刻意地迎合和讨好,那在他最危难的时刻最大的可能是被弃之草履,体验世态炎凉的滋味。

事实上,合不合群是个体的存在方式,在合群与不合群之间找到自处之道是根本。


给那些强迫合群的人的建议:学着体验独处的快乐,不再为不合群而羞耻,也不要奢望以合群获得生存资源,而是回归内心、精简不必要的社交。

当不合群的恐惧再次袭上心头时,不妨读一读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中的这段话: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合群又是对孤独的防御,融入人群仿佛孤独的“我”变成了“我们”。

然而,利用人际关系永难消除人类的存在性孤独,这是生命独特性造成的无法跨越的鸿沟,更确切地说,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是孤独的。

那些自感不合群的人既无须羡慕合群的人,也无须以不合群标榜独特和优越,而是既尊重那些合群的人,也不委屈不合群的人。

(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