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论雪中送炭
发布时间:2020.07.29 关键词: 原文来自:
  

雪中送炭

送的是怜悯和共情

作者:新雨流泉

《增广贤文》云:“人生只能自拼搏,且莫与人说奈何。富贵能借银百两,贫穷难求米半合。雪中送炭君子少,锦上添花小人多。亲朋厚友勿全靠,世情更比浮云薄。”

以上文字写尽世间炎凉,劝导人们践行“人生只能自拼搏,且莫与人说奈何”的处事策略。然而,雪中送炭固然君子,锦上添花则未必小人。雪中送炭者少,锦上添花者多本就是人类趋利避害特性的自然呈现。只是无论我们多么成熟,总难免在困厄的时候希冀,有挚友能愿意解困,仿佛生命初期婴儿希望母亲给予无条件的爱。可是,这种超越利己的爱真是可遇不可求,我们想让自己快乐点,就要忍耐和哀悼这种大概率的丧失事件。

人类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从竞争生存、发展直到个人意志的对抗都概莫能外,个体都渴望能成为占有者和支配者。我们总是感叹、指责他人在自己困难时不愿雪中送炭,也是一种利己主义的思维方式,通过投射性指责而缓解痛苦(在这种情境中,这是一种适应性的防御,疼痛不已时发发牢骚并不为过)。如果换位思考,当朋友雪中送炭时便要承受丧失财产和承担风险的时候,我们便能对“富贵能借银白两,贫穷难求米半盒”具有了更大的容忍度。

我们有时也不要过于美化雪中送炭。如果从动机上判断,不是每种雪中送炭都是善意的。人类的行为的动机有时非常复杂。

曾听朋友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富商经常在朋友困难时给予资助,并赢得了朋友圈的好名声,可是当他破产时借钱却屡屡碰壁,于是他感叹朋友忘恩负义。一位平时他有些瞧不起的朋友提醒他:他雪中送炭时,总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令人生厌的优越感,有时甚至强调别人欠他的,他的给予在朋友的心中就是一种作秀和表演。由此可见,这种雪中送炭并不是建立在怜悯和利他的情感基础上,只不过是利用施舍换得践踏他人尊严的权力,这反而成为一种非常恶心的不平等交易,困窘者往往当时只能甘而受之。

《叶问1》中的一个片段给真正雪中送炭感人的注释。卢沟桥事变后佛山被日本占领,叶家大宅被日军当做佛山总部。叶问一家流落在外,叶问被生活所迫成为挖煤工。武痴林和叶问中午一起吃饭,叶问总把那一个红薯留给家里的老婆孩子,自己只喝稀饭。武痴林看到后,就把自己的一个红薯掰成两半给叶问一半后说:“问哥,我吃不了,你帮我吃一点好吗?”叶问愣了两秒,武痴林说:“来,帮我吃一点吧!”,叶问笑着接过红薯,美滋滋地吃起来。在饥不果腹的艰难时刻,武痴林的这种雪中送炭便具有了神性:谦逊、怜悯和共情。

古人说雪中送炭是君子,源于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人类固有的利己主义属性,打破了互惠互利的生存法则,故而少有人践行。具有有雪中送炭之风的个体,从统计学上来说是超越常模的行为,想必便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纯真的友谊和发自内在的恻隐之心,能遇到这样的人便是三生有幸,值得一辈子的感恩。当然,如果没有遇到也无需愤愤不平,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人类的伊甸园里。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