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心闻 | 标签的威力
发布时间:2020.11.13 关键词: 原文来自:
  

文/心之爱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一、出人意料的结果

1968年,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害了,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人们反思,为什么种族歧视的鸿沟如此之深?后来,美国爱荷华州莱斯维尔一所学校的教师简·艾略特尝试在她教授的三年级学生中讨论种族歧视和偏见,她想看看在学生身上这样的歧视和偏见是如何发生的。

她做了个实验。由于班上的孩子都是白人,无法基于肤色的不同来做种族歧视的实验,所以艾略特把孩子分成了“蓝眼睛组”和“棕眼睛组”两类。

艾略特先认定“蓝眼睛组”的19名儿童是“好孩子组”,而另外19名“棕眼睛组”儿童为“坏孩子组”。“好孩子组”可以优先享受午餐和玩具,在班上享有很多特权;而“坏孩子组”不仅没有优先权,更不能使用水池,也不许和“好孩子组”的孩子玩,而且身上也被做上了明显的标记。

实验开始后,“好孩子组”的19名儿童明显开始对“坏孩子组”的孩子产生了敌对性,并且出现了一些攻击行为,语言上也由平时的称呼改为了带有歧视性的语言,这令研究者感到非常震惊呀,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要这样做,这是孩子自发产生的行为。

第二天,艾略特把两个小组进行了对调,“棕眼睛组”可以享有特权,“蓝眼睛组”被剥夺了优先权,结果依然没变,而且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棕眼睛组”的孩子表现出了更强的报复性。

不只如此,在实验过程中,被设定为“好孩子组”的学生在学业考试和智力测验上的水平明显要高过“坏孩子组”。

实验结束后,艾略特向孩子们讲明了实验的目的以及希望他们懂得的道理,孩子们也都切实感受并理解了受人歧视的感觉,给他们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



二、谁是幕后加害者

然而今天,很多孩子依然活在被歧视和偏见笼罩的恐惧之中,而制造这种恐惧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最熟悉的老师和家长。他们喜欢给孩子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并且据此提供或剥夺孩子的各种特权和机会。比如,班干部可以参加周末的社团活动,前10名可以进入“尖子班”等等。和我们预料的不同,被贴上正向积极标签的孩子,也不会变得真正优秀,这样把孩子分门别类,反而使得被优待的孩子产生自负的心理,高估自己,压低别人,不愿意为别人鼓掌喝彩,形成自卑感。

相反,那些被贴上负面标签的孩子会出现更多的攻击行为,学习成绩会下降,和同伴的正常交往会受到影响,性格也会变得越来越自卑孤僻,甚至会容易卷入校园霸凌。近两年,校园里的霸凌事件比较多,我们总以为这些事件通常源于难以逾越的贫富差距,肤色差别,阶级不平等,其实,除此之外,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更普遍的原因,我们都不愿意去触及,那就是老师和家长越来越固执的分别心。

父母和老师,是孩子人生重要的领路人,他们向孩子传递什么样的暗示,孩子就会遵从权威给出的暗示去行事。我们以成人化的视角,向孩子原本单纯的世界,人为地注入了歧视和等级概念,而没有示范尊重和平等的处事原则,使得孩子们习得了欺压与攻击,长大后以这样的方式应对世界会非常艰难。



给孩子“贴标签”,其实就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概括孩子的某种性格特征,长此以往,它就像一个芯片一样,深深地烙在孩子的潜意识当中,并且形成一种内在的认同感。

我们要知道,从小被贴上标签的孩子是非常无助的,他们会朝着标签的方向去发展去成长,长大以后会感到自己好像被关在枷锁里一样,很难突破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认定,所以很多人成年以后,仍然像个孩子一样,始终带着这些标签生活。

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当我们能够看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向别人投去赞许的目光。一个不被贴标签的孩子,一个被允许成为自己的孩子,同样也会对他人和世界充满好奇与接纳。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