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婚姻关系中最危险的不是吵架
发布时间:2018.05.12 关键词: 原文来自:
  


陶碧和她的丈夫都以为,导致婚姻无法继续的原因是吵架太多,他们觉得没法过下去了,所以前来寻求帮助。在与他们工作的90分钟里,我听着他们相互指责,恶语相向……他们两个人,没有任何一个想停下来,看看自己需要为这份关系承担什么责任。

但是,我确定地知道,他们两个谁都不愿意离婚,不然又怎么会来到心理咨询室。可是他们的真实想法被他们身上包裹着的硬壳掩盖掉了。我在想,生活中如果连最亲密的婚姻关系也不能真实面对,我们该有多累?不能真实地面对自己,恰恰是夫妻感情出现危机的重要原因。

心理咨询工作,就是带着来访者一点点走近自己,学着真实地面对自己,并向身边人真实地表达自己。当我们学着真实的时候,我们就会自觉地去承担关系中需要承担的责任。真实面对自己的人,往往更有机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也愿意给对方独立的空间。

在陶碧和丈夫一步步面向真实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我们看到了阻碍他们婚姻的真正绊脚石:陶碧与丈夫之间的关系冲突,源自于两个人的固定交往模式和不同成长需求的冲突。


沟通分析技术的创始人艾瑞克·伯恩指出,自我状态存在三个阶段:父母、成人、儿童。有时候某一状态会成为控制我们人格的主体,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父母、成人或儿童的人格特点。陶碧与丈夫之间,一个是指责的父母模式,一个是受伤的儿童模式。他们有各自的成长需要,对方却不能给与满足。关于这样的关系冲突,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不是有神经官能症,就是患有人格失调。它们都是责任感出现问题所致,其表现症状却恰恰相反: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承担责任。与外界发生冲突和矛盾,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却把错误归咎于旁人。陶碧和她的丈夫,一个是神经官能症倾向,一个是人格失调症倾向,一个内心深处执意认为“这都是我的错”,一个执意认为“这都是你的错”。

看到这些,我们似乎对陶碧和他的丈夫有了更多的担忧,似乎只有解除关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一定是离婚,而且一定程度上,离婚也是对问题的一种逃避。如果两个人都有意愿成长,都愿意为关系的改变而努力,这才是直面问题的有效方式。当然,改变关系就意味着要改变自己,与其说我们为了维护关系而寻求改变,倒不如说关系督促我们改变自己。这需要更大的勇气。也许心理咨询师要无数次地对陶碧说:“这不是你的错”,也要无数次地对陶碧的丈夫说:“你需要为你的选择承担什么?”我们自己,和外界的他人,总是要找到一个恰当的临界点,在那里:我们既不会侵犯到他人,强迫他人为我们承担成长的责任,又不会因为自己无故替别人承担了责任而委屈、愧疚。换句话说,这个临界点也是“我”与外界的平衡点。


想起前两天与友人的聊天:

“婚姻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婚姻有时像牢笼,很痛苦!”

这样的回答也出乎了自己的意料,可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就是这样的,那一刻,并不想否定婚姻给我的感觉。的确,再完美的婚姻也会出现吵架,吵架的时候会让人觉得痛苦。对追求自我成长的人来说,一旦沟通不畅,就会有被牢笼禁锢的感觉。也许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办法训练自己在婚姻中高水平的吵架(用理智吵架),但即便是歇斯底里地吵架,那也不是阻碍我们婚姻的重要绊脚石。重要的是,面对我们自己的需要,哪怕它有多么的不堪,我们是否曾经真实地接纳并向对方说出来?我们有没有允许自我独立?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有没有允许对方独立?现时代,完美的婚姻,再也不是“男主外,女主内”,也不再有三纲五常对我们的道德束缚。更多的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走在婚姻中追求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如果一段关系,不能支持你做自己,这样的关系,不要也罢!这句话也同样适合于现代婚姻中的男女。


——————————————

心之爱 | 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