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为何你的善良带不上锋芒?
发布时间:2019.08.21 关键词: 原文来自:
  

当我们凶狠的对待这个世界时

这个世界突然就变得温文尔雅了


文 | 心之爱/新雨流泉

(本订阅号第390篇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生活大爆炸》有一句很残酷的台词:“如果你太善良,这个世界会把你啃得尸骨无存。”爱默生好像早就对善良给出了修正意见:“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锋芒是外放的刺,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我愿意将锋芒理解为健康的自尊和适当表达攻击性。否则,软绵无力的善良迟早会成为纵容他人贪婪、懒惰、欺软怕硬的温床,使你陷入自身难保的境地。道理很简单,人类的本性就是以最安全、最便捷的方式实现利己的企图,不少人的拿手好戏便是绑架善良。


不少人尝到以德报怨自讨苦吃的滋味,可是始终为善良有余锋芒不足而苦恼,好像总是陷入一种强迫性善良[不想做烂好人又不得不做烂好人]的模式中。具体表现有:

[1]总是心太软:太照顾别人的感受、难以拒绝别人[怜悯]、太容易原谅别人。[2]总是心太脆:回避冲突、难以求助别人[担心打扰别人]、难以拒绝别人[恐惧][3]总是心太纯:道德感太强、抗拒玩心计。


有人将毫无底线的善良发展成软弱和天真烂漫的性格,人际互动充斥着非适应的性格防御。这类性格防御通常带有共同的色彩即抑制攻击性。按照心理动力学来说,对攻击的抑制基本源于恐惧和内疚以及无能和卑微的自体表征,故而不少善良的人会给人虚弱、无原则、自怨自艾、抱怨连连的强烈印象。

有善良者之所以太照顾别人的感受往往是运用了投射的心理防御,即将卑微的自体表征投射到别人的身上,特别是那些装可怜或真可怜的人身上。他们同情心、怜悯心泛滥,见不得对方难受,拒绝别人的无理请求会让他们感到良心过不去,因为他们从弱者身上看见了自己的本相,从而以照顾别人的方式滋养自己。投射发展到极致便可能产生一种病理性的利他行为即将做善事演变成自我牺牲。病理性的利他和正常的利他是不一样的,前者给人不得已而为之、抱怨连连、矫情做作、贫瘠孱弱的感觉。正常的利他主义则起源于一种共情性协调与分享和慷慨的超我价值观的组合。这种利他行为是真正的善良,是发自内心的,在一言一行中展现,顺其自然、内心充盈,不做作,心甘情愿,没抱怨。


有善良者惯于为别人的无理和自己的懦弱找到借口。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冲突和竞争,严重抑制攻击性。他们合理化和最小化别人的攻击带来的伤害,避免觉察自己的攻击性引起的内疚和懦弱引起的羞耻感。他们口头禅有:“他心情不好”“他也不容易”“他嘴坏心不坏”“没什么大不了”“好人有好报”。这类善良者通常内化了无情、强大、拒绝的客体表征,而指向内部客体的情感则是恐惧。当和别人发生言语冲突和意志碰撞时,他们总是感到大事不好和山雨欲来风满楼,他们总是采取一种依从或惟命是从的态度,在需要活力和表明立场的情况下,不自觉地默然同意。他们的内心感觉就是“敢怒不敢言”“欲说还休”。当他们难以阻止别人的攻击时,便又会发展出过度内省的防御,事事总是从自身找问题,并幻想着“只要我再善良大度点,再完善一点,别人或许就会收敛一点。”然而,事实通常会给过度自省的逃避行为以迎头棒喝:你越善良别人就越“邪恶”。


有善良者给人天真烂漫、胸无城府、人畜无害的强烈印象,他们深信“人之初,性本善”,在他们眼里“天下无贼”。他们多半出自于道德感极强与和风细雨的家庭。他们并不傻而是太纯,太理想主义,他们有时会无意识地把批评性判断的使用等同于敌意的破坏性,这便严重抑制了他们的自我功能,具体表现在说句公道话都担心伤害别人,耍个小心眼就是不道德、邪恶的操纵行为。他们有时在恋爱时说个甜蜜的谎言,制造偶遇和人设都感到良心不安。然而,人们通常只有通过参加合乎道德的、侵略性的社交或竞争性活动才会成功。渐渐地,人们就认为这类善良者“很佛系”“很傻很天真”“别人把你卖了,你还给别人数钱”。

俗语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条训诫基本成立。正如上文所言,恶人欺负善良人无非是满足贪婪、懒惰、欺软怕硬。给善人的一个最实用的建议就是:“永远不要寄望于伤害你的人良心发现!”此时,想起电影《追风筝的人》。




在电影《追风筝的人》中,男主角哈米尔和仆人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在玩耍和阅读中建立了兄弟情义。每当那些大孩子欺负软弱的哈米尔时,矮小的哈桑总是替身而出,用弹弓逼退他们。有一次,哈米尔和哈桑合作获得了风筝大赛的冠军,将最后一个竞争对手的风筝击落。哈桑跑去给哈米尔捡风筝,又碰上了那群找麻烦的大孩子。大孩子威逼哈桑把风筝交出来,已无弹弓在身的哈桑奋力扭打。不幸的是,大孩子们把哈桑摁在地上,强奸了他。此时,哈米尔在暗处目睹了大孩子试图强奸哈桑的一幕,并惊恐地跑回了家,哈桑则一拐一瘸地把风筝交给了哈米尔,并一如往常地善待哈米尔。然而,哈米尔却变得无情起来,非但没有弥补自己的过错,反而竭力说服父亲辞退忠诚的哈桑全家,并诬陷哈桑偷了自己的手表,心知肚明的哈桑父亲只好主动请辞。


如何理解哈米尔的恩将仇报呢?毋庸置疑,哈米尔对哈桑有着强烈的内疚感,并试图用反被动为主动的心理防御抵消内疚感,“与其让你来攻击我,不如我先下手为强”“如果你不在我身边,内疚就不会纠缠我了!”。回到“人善被人欺”的话题上来,当别人伤害善人或者刁难善人时,他们可能会产生内疚感,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做出补偿行为,因为当他们做出补偿行为时,第三者往往就会发现他的邪恶、丑陋和脆弱[很多人将承认错误视为脆弱],他势必承受强烈的羞耻感困扰,就像当众脱下了裤子一样。相比内疚感,羞耻感会让人更难以承受,因为这是对自体的直接否定,内疚感则建立在道德感充分发育的基础上,针对的是对客体的伤害,会更容易规避和否认。要知道,人的天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伤害别人总归要比伤害自己实在,何况对方是个非亲非故的人。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只要犯错者不承认或者不说时,人们是很难发现他怀有内疚感,于是便有了从内心文过饰非的机会,甚至否认内疚感,仿佛他伤害别人理所应当。如果再加上利益诉求和从众心理,那简直就没有内疚感的位置了。这就不难理解,人善被人欺,墙倒众人推,欺人者变本加厉地伤害善良人的隐秘的心理动力了:情愿承受和否认内疚感,绝不能触碰羞耻感,除非你据理力争,不再纵容他的欺人行为。


最后要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是否要放弃善良的追求,欺善怕恶呢?当然不是,正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是最有可塑性的物质,可塑性和固化相对立。一个过于善良的人首先便是要有意识地觉察和修正自己过于善良的性格防御,不要总是宽宏大度自我欺骗,直面懦弱和恐惧,不要强迫自己做道德上的完人。明朝心学家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人生之路,总是充满荆棘挑战的,只靠一颗善良柔软的心终究无法战胜路途中的坎坷。调整人格和性格十分漫长,甚至可能是一辈子的修炼。二是要做个聪明的善良人。聪明包括要经常考察个人局限,划定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和责任,有针对性地善良,有针对性地防范他人的恶意。

余华曾经说过:“当我们凶狠的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就变得温文尔雅了。” 我的理解是他是劝人不要用伪善抑制攻击性,而非胡乱地攻击所有人。(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