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抑郁的人该怎么面对父母的不理解?
发布时间:2023.10.29 关键词: 原文来自:
  

来访者问:

为什么会有父母觉得孩子抑郁都是「装的」,目的是为了逃避上学、上班……这样的父母到底是什么心态?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师答:

感受得到,你的父母让你体验到了很深的失望,当你期待着从他们那里获得帮助的时候,得到的却是一些管教;期待着他们支持你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时,得到的是他们的拒绝。陷入失望甚至绝望的困境中,你感受到了无助与无奈,不知道该如何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在我们的成长中,会需要有个阶段或者过程去意识到如何放下对父母的理想化期待。

对父母理想化的期待,主要是指潜意识中的期待,期待着父母总是能够做出让自己满意的回应,如同婴幼儿时期,在有饥饿或冷暖需求时能够获得及时的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潜意识中仍然会保留着这样的期待,即便很多需求早已超越了基本的生理需求,无意识中依然会保留着相似的期待,尤其在经历着人生困境或低谷的时候,常会渴望拥有无条件的接纳与陪伴。

每个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的早年时期,常常都会经历父母的养育与孩子的需求之间不同频的偏差,这种偏差有时会成为促进孩子建立起自我,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利因素;有时则会成为后期各种情绪困扰或者成长障碍的不利因素。

其中既包含有父母自身的原因,也包含有孩子天然的气质特征因素,比如高焦虑的父母应对情感高需求的孩子时,双方紧张焦灼的互动模式很难为孩子提供稳定而持续的养育氛围,形成双方的身心俱疲;又或者具有家族性的创伤事件所形成的代际传递,每一代陷入无意识的传承而难以突破;等等。

可以说每个家庭都会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延续下去的路径,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有时既需要看到自己,也更需要看到全貌,才能更多的了解与认知自己,而这也是一个逐步学习与父母建立边界,学会肯定自己,重新给自己赋予能量的过程。

当自己有着相对更确定的认知,有着相对更明确的发展方向时,也更能够肯定自我能力的时候,便会逐步放下对理想化父母的期待或者依赖,而将更多的专注力转向为自我的发展。

放下对理想化父母期待,还可以尝试另一个有效的办法,即:寻找令自己信任的人,去学习建立彼此互助的关系。

建立适当的伙伴关系,相互理解与支持,通过不同的伙伴关系去认知和交往更大的空间,会学习到更多的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既开阔了视野,也会打开认知的维度,再来重新解读自己当下的困境,会有不一样的视角与态度产生出来,“相由心生,心随境转”,即是如此。

——刘老师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