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一个人太好,他会形成一种习惯,觉得你对他的好是理所应当,慢慢的他会忽视掉你对他的这份好,因为他习惯了。
那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我会想去问一个总是对别人太好的人:
你为什么要对别人那么好?
你一直这样去做,如果停下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会怎么样看自己?
你要在这段关系里边,或者是说你要用这样的的一种方式,你要什么?
因为有的时候,我们看不见自己在一段关系里的需要的时候,我们会悄悄地把自己处在一个牺牲者和受害者的位置上,那么时间久了以后,也许对一个付出太多的人来讲,他会内心失衡,那么他也会将一些愤怒、不满投射到对方身上。
这是无意识中的一个活动,就是我付出了很多,当然如果不这么付出,在他内心里边到底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比如说:如果不付出,我如何看自己?我就不是一个很好的人了吗?或者是说如果不付出,我好像就觉得哪里不对劲?
那也许是从小受的教育是要去付出,需要对别人,也许是一种惯性。但是这个惯性背后的那个动力是什么?
也许很多人会缺少思考,或者是缺少一个反思的这么一个途径,那么只是一味的去付出,去对别人好,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一个需要。其实久而久之,这个人的内心就可能会处在一种失衡的状态。
当我们内心处在一个失衡状态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寻求一种平衡。
比如说也许时间久了以后,他会埋怨对方,“我对你这么好,怎么你对我都没有一句感谢”,或者是说他可能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而去责怪对方,因为他没有意识到他的付出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
那这就回到我们个人成长上,我们在一个关系里是需要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才能让这个关系持续稳定的发展。那如果我只是一味的付出,对别人好,那么这个关系它就总是处在一种不平等的状态、失衡的状态,那这个关系也是很难持久。
他可能无意识中的也会把对方放在一个加害者的一个位置上去,那从心理上来讲,我们如果看这样的一个不平衡关系,对双方可能都会带来一些看不见的也许是一个很深的影响。
比如说接受付出的那个人,他就没有付出了吗?他可能也有付出,只是没有被看见,这个就好像是回到一些自我牺牲的父母和孩子的一个关系上,那一个过度牺牲自我的父母,他究竟在孩子身上在寻求什么呢?
很多时候表面是在给,实际上是在要。
也许要的就是孩子对他的一种依赖、一种离不开、一种听话,他需要和孩子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他需要孩子能给他更多的情感慰藉。
那这个孩子付出的是什么呢?
如果这个关系是持续的话,其实这个孩子就给到了他父母想要的依赖,一种情感的慰藉。那这个孩子有没有付出呢?
他也在付出,只是没有被看见。
回到这个付出者的这个位置上去看,这样一个自我牺牲的父母的角度来看,他又会觉得我一直在付出,这个孩子一直在要,但是他没有意识到他在要的那个部分,和孩子给他的那个部分。
如果我们看不见潜藏在底下的这样的一些需求,以及看不见这样一种关系的一种平衡状态,那么很有可能这个付出者他总是会处在一种受害者的一个位置上,甚至是会处在一种道德的一种高地上。
那么相应的可能接受付出的这一方他就会处在一个相对的下风,他就成了一个坏人和加害者,所以我们怎么去看这个问题呢?
不要对别人太好,他不是一个别人得逞,因为要了太多自己不平衡,而是你如何在这样的一个付出里边看到自己的需要,这个才是非常重要的点。
(陈珂含老师口述,心小爱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