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仅仅是一个交往与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和态度,只有真正地欣赏和接纳他人,也认可自身的价值,真正地从交往中获得乐趣的人,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社交恐怖症的特点是强迫性的恐怖情绪,想象出恐怖对象自己吓唬自己。
社交恐怖症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制约)反应,是经过学习过程而建立起来的。分为两种情况:
1 “直接经验”
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定型下来,形成固定心理结构,于是他在以后遇到新的类似刺激情境时,便会旧病发作,心生恐惧感。
2“间接经验”,即“社会学习”
如看到别人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就会感到痛苦、羞耻、害怕。他们会不自觉地依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会在特定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