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公众场合训斥孩子,人前教子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样的?
心之爱咨询师答:
人前教子是一种想当然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特别是气质敏感的孩子带来巨大伤害。
不少中国父母持有“知耻而后勇”的固有信念,以为当众指责、嘲讽、羞辱,甚至打骂孩子便能让孩子记住教训、修正不足、奋发图强。可是,这是语言修饰和文化中的分裂现象。就是说,为了制造强烈的观感,个人可能占据着事物的一端而否定事物的矛盾对立和丰富性,从而造成盲目和破坏性后果。
例如,如果“知耻而后勇”是个教育真理,那么“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是不是就是胡扯?如果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是教育真理,那么“良药苦口利于病”是不是就是谬论呢?显而易见,这不是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可是只要家长占据一端肆意发挥,那就意味着极大教育风险。
人前教子往往是家长占据一端肆意发挥的典型例子,不少家长只带着模糊的教育感觉和僵化理念惩罚孩子,完全没有共情孩子感受的意识,且没有深思细节和制定当下策略,不论在力度和方式上都过于严酷,从而给孩子带来极大伤害。
家长人前教子不只不能起到教育效果,反而把自己变成孩子心中的暴君形象或者强化固有的暴君形象,从而增加孩子对家长的恨和恐惧,这种恨和恐惧势必抵消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也减损了孩子的自我价值。
为何人前教子有这么大杀伤力呢?人前教子过度激发了人类最原始和最难以忍受的情感-羞耻感,这就等于把孩子置于被众人孤立的位置(“我是个弃儿”),把孩子难堪和想隐藏的一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衣不遮体”),刻意招引他人围观(“我是个怪物”)。而且让孩子痛苦的人竟是TA依靠和深爱的双亲,孩子可能会有这种幻想:“爸爸/妈妈这样做并不是爱我,而是为了立威、好面!”(这种想法不乏真实成分。)
过度激发羞耻感几乎不能达成奋发图强的教育效果(如果有,也只是对羞耻感过度补偿,极易形成回避和自恋型人格障碍),过度的羞耻感只会让孩子战战兢兢、躲避遮羞或者愤怒攻击。这一点都不难理解,一个感觉“我没有价值”、“不相信父母爱我”的孩子几乎不可能充满奋进的动力和对生活的热望。
过度的羞耻感只能制造恨,因为这里几乎没有爱的位置,它不同于内疚感,后者是孩子感到自己犯错了且理解父母的付出,这里潜藏着感恩和爱。人前教子不能令孩子感到TA真的错了,即使孩子感到错了,TA也会判定父母的惩罚过于严酷,这使得强烈的羞耻感迅速覆盖掉丝丝的内疚感。
——袁寒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