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严厉的父母和强迫的孩子
发布时间:2019.10.12 关键词: 原文来自:
  

孩子需要在权威里学会认真、担当

不是“严厉”和“被惩罚”

否则容易形成强迫

文 | 心之爱/孙恩

(本订阅号第403篇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简单来说,“强迫”是一种自我调控的失恰,且伴随一定的内在冲突。

追溯“强迫”的形成原因可分为两种:过度严厉的教养环境和过度溺爱的教养环境。有些人的“强迫”源自其中一种,若两者兼备,则情况会更糟。

本篇中仅讨论与过度严厉有关的“强迫”。

当原生家庭中具备过度严厉的氛围时,当事人可能对施加严厉的权威有两种态度:抵抗或顺从。


一、抵抗、畏惧严厉的权威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权威对自己做出判定,“我是不是好的”“是不是对的”,权威的认可是建立自信的关键因素。

畏惧和抵抗权威,一方面导致这个人缺乏自我认同,经常需要外界认可。

另一方面有可能因为这种抵抗,缺失了男性精神中勇气、认真、坚韧、负责、秩序的部分,这种抵抗不仅指向权威,同样会指向规则。


1.缺少自我认可

缺失权威的认同,导致这个人强迫性的寻找被认同的感觉,但又无法在心里真的获得被认可感。

因曾经的严厉带给自己伤害,他们会摒弃对正统社会规则的认同,转而试图用其它方式满足自尊需要。

如唐·吉歌德用终其一生的骑士梦,挑战着他所在的整个社会,但终究寻不到他所需要的尊严。

这种抵抗权威又渴求尊严带来的内在冲突,使其人生如同卡在原地,任其作出多少努力仍难获得现实层面的尊重,所付出的努力是令人唏嘘的。

唐·吉歌德的抵抗方式带有幻想成分。另一些人的抵抗是在现实中发展出了攻击性,他们需要通过战胜他人、挑战权威来确认自己的尊严达成自信。




而当他们真的战胜对手时,获得的仅是一种暂时的转瞬即逝的满足感,因其内在缺乏秩序,始终未能获得踏实的尊严感和自我确信感。

也正因为这种不踏实,他们经常将他人普通的行为视为对自己的不尊重,引发冲突,或见到周围人更优秀时,在心里看不起、较劲,很难真正欣赏他人。

一方面心里抵抗权威和秩序,另一方面又希望成为权威和秩序。


2.缺少男性品质

另一面,缺失认真、坚韧、勇气等男性精神,会影响一个人面对压力的能力。压力对所有人都必然存在,每个人都需要学会面对压力,直面压力解决问题。

良好的面对压力的状态,是专注放松且带有一定兴奋。

若一个人缺失男性精神,畏惧权威、不自信,则像在压力面前缺少某种勇气,彷徨退缩,其对压力目标的感觉更多的不是兴奋,而是自我抑制。

压力也许来自工作、考试、竞争、他人期待、公众场合讲话、人际关系,也包括学会独立、承担责任、面对得失、面对成败、承认错误和缺点等。

明知压力当前又缺乏勇气自信时,就可能出现紧张、焦虑。

很多带有强迫意味的行为其实是被动的应对方式,如拖延、囤积、过度节俭、反复检查、习惯性迟到等。

对压力的反应不良也会出现在躯体的习惯或症状上,如抠手指、失眠、晚睡、压力性腹泻、心因性口吃、暴食厌食、催吐、心因性性功能障碍等。




当然这些行为与症状背后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心理冲突只是一种因素而已。

缺失男性精神,也可能使一个人在需要作出决定时困难重重,这同样是强迫型人格中的一种类型,其性格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对各种事情犹豫不决。

他们有可能会花二十分钟挑选午餐菜品仍不尽满意,也可能在十个月的预产期内也无法为自己选定接生医院,只要事情尚有挑选余地,他们就愿意再踌躇一阵子,其心理原因同样与内在对抗权威有关。


因权威往往是做决定之人,当人们潜意识中认为权威可能伤害自己时,他们就很难成为权威做出决定。

他们难以成为杀伐决断的主角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决定是否会侵害限制对方,并因此心怀愧疚。

难以成为自己的权威是因为认为妄下决定是对自己的侵害与限制,而非对自己的爱意。

这种猜忌同样可能被投射给试图向他们兜售商品的卖主,他们很可能在比较了各种商品属性之后,仍然觉得黑心商家意在坑自己。


二、顺从、认同严厉的权威

顺从认同权威,是本身成长过程中的良性过程,但若认同的权威是过度严厉的,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1.“教条主义”

过于严厉的权威,出自过于“自信”的抚养者,当养育者相信自己的原则是万能的、普适的,便会催生“教条主义”。

凡事按照规则和自我要求行事则显得固执与控制,对规矩和原则的过度认同,使得一个人更多的选择理性而非感性,他们对待情感也许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甚至完全隔离情感。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描写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可说是此类代表。

小说中的别里科夫因循守旧、压抑沉闷,他常怀有一种紧张的状态,担心“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文中描写别里科夫将雨伞、怀表、削笔刀都装在套子里,自己的穿着也像是将自己装在套子里,这种形象具备着象征意义。

这种形象象征着别里科夫不能用自己的感官系统——皮肤来接触这个世界,他也必须将自己的情感系统——胸区及内消化系统隐藏隔离起来,他展露给世人的只有他的理智功能——他的头脑。

与此类人交流时,会始终觉得像是隔着一层,无法触碰其内在的部分,乏味无趣。

某些人则因职业需要,长期扮演他人心目中的权威或过度使用理性思维功能强化这种倾向,如教师、会计、工程师等,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容易忽视孩子的情感感受。


2.自我攻击倾向

大部分严格的管教者,对孩子曾有攻击或惩罚行为,孩子在认同权威的过程中,很可能也认同了这些攻击和惩罚,使得其人格中存在自我攻击自我惩罚的倾向。

正常来讲,一个人面对冲突,需要直面矛盾,合理思考解决问题。

但他们可能在冲突开始之前就进行自我攻击,并将错误和责任包揽在自己身上,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只要将错误包揽在自己身上,攻击自身,就可以化解冲突矛盾。




这个只适用于原生家庭的经验,因心中难以化解的恐惧情绪强迫性的重演在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中,这种心理带有敏感-抑制-风险规避的倾向。

另一种带有强迫意味的自我攻击,则带有一种“求兴奋”的心态,像是一个孩子经常被打,时间长被“打皮了”,家长再打他就没有恐惧,反而有点兴奋。

痛觉本身会刺激大脑内啡肽的分泌,而内啡肽会使人愉悦,青春期的男生经常带着一种很皮的态度挑衅周围的人,好为自己招来一顿“毒打”,并在此中获得欢乐。

这种对兴奋的寻求,在工作成瘾、受虐倾向、纹身、关系中的过度付出中也有体现,这种心理带有冲动-兴奋-感觉寻求的倾向。

严重的自我攻击,会导致自伤行为。

自伤在抑郁状态较为多见,疼痛本身可以唤起强烈的感觉,对抑郁状态有一种惊醒作用,但对于童年经常遭受责打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把责打体验为父母与自己沟通感情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父母缺乏正向的情感表达时。

于是,自己一个人感到情感孤独时,就很可能再次采用父母与自己沟通感情的方式——自伤,来慰藉自己的情感。

因此,孩子经常挑战家长的一种可能,是孩子在情感方面得到的照料太少了。


3.“完美主义”

对孩子要求过高,期待过高的家长,可能使孩子产生“完美主义”的心理,这种“完美主义”可分两种,一种是积极的追求卓越,另一种是消极的对“不完美”抱有焦虑。




第一种的追求卓越,可说是良好的成就动机,而后者则是对“不完美”、“不理想”缺乏接纳的表现。

当权威的期待和要求太高,并且给予孩子的认可和称赞太高时,孩子会相信,我应该不是普通人,并为自己制定并不现实的目标。

他们很可能真在学习工作上成绩斐然,但仍长期担心无法成为总统或世界文豪,好像不达到这样的目标人生便没有任何意义。

而现实发生的事情是,因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当事人将大部分时间精力放在了焦虑上,这种过于夸大的目标,很可能是家长与孩子共谋的“自恋补偿”,但美梦终须在现实面前醒来。


另有一种“完美主义”是指向完整和秩序的。我们每个人心里天生都有追求完整、回归秩序的倾向,但同时也会对“不完整”、“混乱”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对完整和秩序的强迫追求,可能是对“不完整”、“混乱”的不耐受,虽然这份不耐受指向平时工作生活,但究其根源是希望回避自己的“不完整”感、“混乱”感。

这种“不完整”感、“混乱”感可能来自早期母婴关系,也许是与母亲的分离让自己感到“不完整”,也许是未得到及时安抚又难以名状的情绪使自己感到“混乱”。


总结:

本篇所述的种种情况,在一个人身上可能是叠加出现的,一个人有可能对权威即心存抵抗,同时又感到顺从,两者并存。

父亲角色带给孩子的心理意义,很大程度在于帮助孩子内化男性精神,但显然过于严厉的父性权威会导致孩子抵抗或畏惧,反而不能很好的传承男性精神,或致使孩子在内化男性精神的同时也吸收了攻击、惩罚、或完美主义的部分。

孩子需要在权威这里学会的是认真、担当,不是“严厉”,需要学会遵守规则,灵活面对现实,而不是一味的被惩罚。

(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