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被宠溺的孩子,始终在被剥夺
发布时间:2019.10.19 关键词: 原文来自:
  

宠溺的背后并不是爱,

是对失败、匮乏的担心和不安。


文 | 心之爱/孙恩

(本订阅号第405篇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很多家长由于爱孩子,对孩子非常宠爱。本篇聊聊小时候被宠爱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一、被宠溺且认同权威

当一个孩子与权威关系良好,心里认同权威,宠溺可能导致孩子存在“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是指,由于童年生活的幸福指数一直比正常水平高一些,所以成年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平常,他会觉得有点看不上,像是一个经常演奏高音的人,偶然间开始演奏中音,会觉得自己被降低了。


这种理想主义可能指向他的生活、事业、感情、孩子,形成一种对理想化生活的追求,这种理想化可能是偏离实际的,但他会有种感觉是“我的生活就该如此”。

当他选择恋爱对象时,可能会对对方有比较高的精神要求或容貌要求,男性容易感召同样挑剔的小公主,女性倾向选择继续宠溺自己的人。

他同样会在自我要求上表现的理想主义,这使他可以在工作上做的很出色,但可能在与人合作时出现困难,因为他会觉得其它人做的不如自己好,而周围人可能觉得他的某些努力是没必要的。


假如他能够接受生活的平淡,仅把理想当做自己的情调,那么理想主义就可以是一个健康的张力,这个张力是自我调适范围内的,使他可以在追求理想与生活琐碎间自由切换。

如果被自己的理想主义侵染的太深,他就必须竭力将生活中不同调的内容排除掉,以求回复内心的平静。

当他反复追求这份“平静”,反复用力的排除那些他认为不该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内容时,生活就开始显出强迫的味道。

就像一个高音认为,自己不应该与中音低音编排在同一张乐谱当中,好像这些中低音的存在于他来说是个错误,这时候他就会为自己招来别人的愤怒、对抗,或不经意伤害某些不那么自信的人。


换一个角度来说,理想主义者可能一直在被自己的理想限制或伤害,他们可能试图隔绝一些“脏”、“低”、“下”的事情,这些事情包括饮食、性、个人卫生,或与情感相关的方面。

他们可能在现实生活、情感上存在洁癖,又试图隔绝自己的生理和情感需要,有些人会潜在的希望自己成为圣人、仙人,人间烟火的部分被有意无意的回避了,好像隔绝了这些,他们便可活在理想国中。

但现实与人性都避无可避,过度克制欲望情感的人可能某天开始对非道德的性关系上瘾,或产生奇怪的性癖好,因其长期压抑自己。


娇宠的女朋友,可能对自己苛责挑剔,因两个人都自命颇高,用娇宠和苛责追求不俗的感情;看不起穷苦人,却经常遇到体力劳动者跟自己吵架,无意中向穷苦人表达蔑视,引起他人本能的反感。

当一个人高傲到试图隔绝外在或内在的某些东西,就很容易遭到现实或人性的反击。家长的一味宠溺,可能致使孩子终其一生无法校准幸福的基线,做出无数偏离现实标准的事,或者成年后吃过很多的亏,才懂得人生的常态百味。


二、被宠溺且抵抗权威

假若一个人不能认同权威,又曾被宠溺,那么他更容易朝着欲望、放纵、享受、追求情感满足的方向靠拢。

或者一个人在自信心受挫,理想崩塌的时候,也很容易发生这类情况,原本的事业或情感失意就很容易转而投向酒色物欲。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0-2岁的孩子基本不具备行动能力,需要父母的照顾来获得解决温饱,获得最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2岁之后慢慢具备行动能力,就需要开始学习规矩,懂得自我控制。

假若他在学规矩的阶段得到了更多的责骂而非鼓励,就可能对父母和学习规矩都失去信心,他可能会试图退行到0-2岁的婴儿阶段,那个态度更像是:“学规矩这么难,我不学了,我要继续当我的婴儿皇帝”。

这种与权威的冲突抵抗同样可能发生在其它时期,如三五岁或青春期。

假若这种情况没有得到改善,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性格:讨厌规矩,缺乏责任感、自我约束力差,对待某些目标或人生任务可能采取轻视放弃的态度;倾向享乐主义,可能会存在纵欲、成瘾、缺乏工作动力,整体给人的印象是靠不住。


一般来说,抵抗畏惧权威会使得一个人缺乏被认同感,但宠溺的支持会使人产生盲目自信,他会对自己有一种感觉:我是好的,我是对的,且这个好与对是我天生的,不需要任何道理可言。

但这种自信很难通过社会标准的检验,往往只能用在爱他的人身上,因其建立的根源是母性的宠爱,而不是父性的公平、规则。

这种自信可能会使孩子在某方面发掘出自己的天赋,但他也会更倾向将这种天赋用来换取更多人的关注和宠爱,而非倾向于将天赋发展成能力去创造价值服务他人。

若一个人对权威既有顺从又有反抗,他可能兼具理想主义和享乐主义,会在这两者之间形成某种循环,也可能在信心崩塌之后更多的退行到享乐主义当中。

这其实是现实中更常发生的情况,工作不顺利了,当然是去吃去玩,通过享乐恢复了迷之自信,再回到工作和自我约束当中。

这也是减肥的悖论,减肥行为作为一种自我约束,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自信,但肥胖本身对自信的挫败,使得一个人容易退回到食欲的安慰当中。


三、被宠溺且缺乏共情

缺乏共情是指父母缺乏理解孩子感受的能力,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父母不会给出恰当的安抚与理解,使得孩子也缺乏自我安抚的能力。

这种情况孩子可能会突然发脾气,并且这种性格一直延续到成年后,所有不擅长处理的情绪他们都会用发怒来表达,他们的父母可能是喜怒无常,或软弱无力的。偏执、自恋人格都可能出自这种情况。

宠溺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缺乏理解他人体谅他人的能力和意识,这种情况下孩子很难发展出爱的能力,他们也许会以为“宠”即是爱,在亲密关系中对责任、体谅都是缺乏的。


总结:

对宠溺有需要的往往是家长,不是孩子。孩子需要理解、关注、支持,也需要规则、挫折、挑战,宠溺的背后并不是爱,是对失败、匮乏的担心和不安。

家长带着怕挫折怕困难的心态宠溺孩子,恰好使得孩子无法获得面对挫折的能力,孩子并不会因此感到幸福,而是会感到愤恨、憋闷、无力。

每个人天生具有挑战困难、获得成长、体验自己力量感的渴望,当家长不允许孩子挑战任何困难的时候,孩子也失去了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时间久了便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憋闷和无能感。

宠溺限制了孩子人生中的种种,他无从反抗、力不从心,因宠溺无不以爱之名。

(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广告